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我校第一期卓越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开学侧记
9月12日,常州工学院第一期卓越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开班仪式在院士楼二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校长李文虎、副校长王传金、教务处、人事处、教学评估中心等学校和职能部门领导,与29名卓越教师培养对象、54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学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王传金副校长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和前期工作切入,介绍了两个研修班的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路径、研修要求;教务处金卫东副处长对卓越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计划的制订背景和考核办法做了说明。
李文虎校长发表重要讲话。李校长说,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和国际化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促使我校谋定而后动,教师教学能力的科学培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师自我发展一大关键。同时,学校由内涵与外延并重向以内涵为主、由教学型新建本科院校向教学研究型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校本实践,也为卓越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的开办提出了现实需求。
13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名古屋大学教育学博士胡建华教授,做客我校“名师大讲堂”,为第一期卓越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全体学员作了《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学术》的首场讲座,七个名师工作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研究员和师范学院教师们共同聆听了学术报告。
胡建华教授首先通过征引和统计大量数据,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轨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由关注数量增长走向关注质量保障,大学教师发展问题由此受到高度重视。其次,既然大学起源于教学活动,那么何谓大学教师发展?胡老师给出了简明扼要的定义:有组织的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进一步提出大学教师发展的内容是重教学而非研究、对象是由个人而群体、方式为组织化和制度化。并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关资源和中国“高教30条”关于师资和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的若干个案为例,自然引出“大学教学学术”的概念,这也是胡建华教授此讲的重点。最后,胡先生就如何理解教学学术、教学作为学术的意义、教学如何成为学术三个问题,提出三点建议:重视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建设大学教学学术活动平台、培育大学学术生长环境。
13日下午,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霄翔教授做客我校“名师大讲堂”,延接第二场学术报告,为研修班全体学员作了《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的专题讲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各学院(部)青年分论坛主持人、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研究员和外国语学院教师们一起分享了学术报告。
李霄翔教授着重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要求,谈到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教师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李老师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共享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断深刻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彻底改变现行的教学形态,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无论学生、教师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大学教学改革,更新观念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机制创新是根本。专业教师要勇于应对挑战,认清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认知特点,创制和应用优质资源,呼吁“教、学、管集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李主任还展示了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为我校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明确提出,还只是近两年的事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如何有效开展工作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课题。我校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开办卓越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是在前期名师公开课、名师大讲堂、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论坛、资深教授示范课、教师成果展等基础上的又一种尝试形式。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采取分析需求、政策导向、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路径,努力探究大学课堂变革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深水区,期待通过研学和习得,达到悟道的教学文化境界。